4月6日下午,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与商会产教融合座谈会在合肥尚美艺术学校隆重召开。本次座谈会以“加强商会与院校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新思考”为主题,与会的中高职院校领导和商会代表围绕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展开激烈讨论,产生很多新思想新观点。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兴旺,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培银,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中义,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邵菊,安徽审计学院院长胡孝东,安徽警官学院院长胡来龙,合肥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张辉,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汤志,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殷红,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卫平,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苏斌,安徽国际商务学院副院长,安徽汽车工业学校党委书记方润生,徽商学院院长张韶,安徽省河北商会会长沈爱华,安徽北京商会副会长刘爱国,合肥济民肿瘤医院院长、安徽省上海商会副会长高斌,安徽瑞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传耀,安徽省湖南商会秘书长舒红武,合肥尚美艺术学校董事长李二宝,北京艺行教育集团董事长汪钊,合肥市岳西商会常务副会长李琦,山东中铝集团机器人项目总经理刘军,山东中铝集团合作办学处处长刘义真,山东中铝集团实训处就业中心主任张轲,山东中铝集团培训处吴敬等出席本次座谈会。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崔肃主持会议。
会上尚美艺术学校董事长李二宝代表学校致词,简要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成果,并对与会院校和商会领导的到访表示热诚欢迎。
常务副会长张培银代表学会致辞,对院校和商会领导们的积极参与表达诚挚欢迎,对尚美艺术学校及李二宝董事长对座谈会的周到安排表示真诚感谢,并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宗旨,学会与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关系以及学会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高度总结。张会长表示,新时期,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两个服务”,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特征下展开职业教育新的伟大斗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谋划,学会正是服务于学校和企业的桥梁,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家和舞台,三者是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只有通过学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学校、家长、学生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参会人员在讨论交流中深受启发,广泛表达了各自的收获和想法。其中,安徽上海商会副会长高斌从就业观念的视角表达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指出,随着我国老年化的日益加重,养老护理是比较有市场前景的专业,但是由于家长、个人乃至社会对养老护理专业的偏见,致使很少有学生主动选择该专业。因此,高斌认为职业教育应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徽商学院院长张韶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新路径,认为深化产教融合,应从文化层面搭建平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学生真正了解、认可企业文化,从而提升人才的稳定性、忠诚度以及降低人才流失度。通过座谈,大家对学会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共享平台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建议学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并表示积极参加,以通过平台,加大与院校、企业的了解,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李兴旺会长在总结讲话中针对产教融合提出了四点感悟。第一,平台与平台对接,平台更宽。李会长指出,商会、学校和学会作为三个独立的平台,在目标上却是一致的,都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今后学会应该积极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合作。第二,教育家与企业家交流,朋友更广。学校的服务终端是企业,所以学会活动应广泛吸收企业家参与,加强教育家与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使双方从新朋友成为老朋友再到好朋友,从而促进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第三,学校和企业合作模式共享,路径更加正确。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当下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正确的实现途径。第四,教育与产业融合,事业更好。职业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解决人才供需不对称、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规划不科学等问题,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