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举办的校企合作座谈会在安徽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本次座谈会是以“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及如何化解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对称的矛盾”为主题。与会的高职院校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刻思考,展开激烈讨论,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兴旺,常务副会长张培银,副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亓四华,安徽广播影视学院党委书记王诗文,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邵菊,安徽城市管理学院院长朱宗庄,安徽新闻出版学院院长岳毅平,安徽国际商务学院院长张卿,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王润霞,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校长婓罕,安徽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谭维奇,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旭东,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黎明,合肥市临泉商会会长、安徽金泉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公司董事长庄恒书,合肥市临泉商会副秘书长、安徽丽奈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丽丽,合肥市临泉商会副秘书长韦可臣,合肥创智图文快印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学文,安徽水善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明,学会副秘书长崔肃主持座谈会。
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旭东在致辞中代表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所有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丁旭东在介绍本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的现实困境,并希望得到其他企业家和教育家的建言献策。
常务副会长张培银对前来参会的企业家和院校领导表达了热忱的感谢,指出这是校企合作地第4次活动,前3次校企之间只是泛泛的了解,今天校企之间应该进一步深入沟通、交流。下一步,则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从新的高度展开新的校企融合。
副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亓四华针对校企之间如何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提出了6点建议。第一,学会应该将安徽各个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出来,发给各个企业,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拉近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第二,企业应该制作具体、可行的人才规划,方便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第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为学校提供切实的帮助;第四,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习场所,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五,提倡订单培养,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签订三方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学生毕业后去学校派遣其去该企业工作;第六,呼吁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学生做人教育,学校要切实做好育人的本职工作,企业家也应该帮助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最后,亓书记坚信,在中央对职业教育地大力扶持下,大国工匠必将崛起,未来20-30年,专科、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才收入差距不会相差很大,而且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只会更高。
安徽广播影视学院党委书记王诗文针对人才引进和社会需求脱节和推动校企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首先,王书记主张各职业院校应该按照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导,对教育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加强教育与企业的零距离融合,从而化解人才引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其次,王书记认为推动校企合作需要学校、企业和学会的三方合作。企业要有前瞻性,将所需人才需求通过学会这个沟通桥梁传递给学校;学校要有贡献度,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而学会就要做好穿针引线的服务工作,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搭建有利的平台。
安徽城市管理学院院长朱宗庄指出,学生出了社会,怀念最多的是母校,怀念学校的食堂、学校的一草一木,所以教育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感情融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以情感化学生。同样,企业要想真正留住人才,也应该对员工投入感情,感情深了,人才自然就想留下了。此外,朱院长高度赞同亓书记的观点,认为职教学会应该积极收集各大高职院校专业信息发给企业,以此拉近学校和企业的距离。
安徽新闻出版学院院长岳毅平指出,校企合作是个大课题,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浅层次,提出从“两个3方面”加强校企合作。第一个3方面是高职院校、政府和学会。校企合作是学校所必须的,学校要重视与企业的良性合作;政府要加强校企融合的政策扶持,通过税收补助等方式,对学校和企业既给利又给责任,推动校企深度融洽;学会要发挥好桥梁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第二个3方面是结合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培养人才。企业要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有技术有能力的企业员工要走进学校实训基地帮助学校培养学生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的老师也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所需,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教授技能;学生则应该结合校内校外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黎明针对人才培养这个主题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视角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他指出,一方面,学校应该在适应企业和社会所需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从而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及构建合适的激励机制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防止人才流失。
合肥市临泉商会会长、安徽金泉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公司董事长庄恒书表示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校企合作地座谈会,在对自己公司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表示希望更多的企业和学校走进其公司,深入了解,加强校企合作。
合肥市临泉商会副秘书长、安徽丽奈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丽丽通过个人的切身经历表示目前社会上专业的就业指导很欠缺也很急需,是一个值得深度研究的领域,呼吁有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努力研发为学校、社会和个人服务的就业指导软件。
黄建表示市场经济背景下,一定范围内的人才流失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出,当前很多职场新人在思想层面出现职场玻璃心、自我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技能和学习能力并不难实现,唯独思想层面的培养是无法短时间扭成的,呼吁职业院校要对学生加强良好思想教育和培养。
合肥创智图文快印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学文指出其所在企业也面临人才流失的现实困惑,原因有多方面,有的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有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达标,不能胜任岗位所需;有的觉得薪酬不够、岗位平台不好等等。因此,梁董事长呼吁我们的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抗挫折打击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务实精神,同时企业也会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合理的股份激励来留住人才。
安徽水善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明针对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校应该提前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文化、技能需求、素质要求等,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进入企业工作,从而使学生和企业获得双赢。同时吴大明总经理还呼吁校企合作应该多关注像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因为学校和企业精力有限,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帮助企业培训企业所需人才,各取所需。
会议最后,李会长做总结发言,针对校企合作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校企合作要实现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一方面,学校要发展好自己的标志,要为企业服务,适应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式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第二,职业院校和学会在校企合作中要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有针对性,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从而支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学会要协调好、服务好学校和企业,帮助收集学校现有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所需求的专业和技能等信息,促进学校和企业互通有无。第三,人才在一定规模内的流动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但是流动太大也不好。这也引起了李会长的深刻反思。针对人才不正常流动,李会长认为学校和企业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解决问题也需要两家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要反思自己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没有问题,应该根据社会所需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校还要注重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职业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企业要反思自己对待人才的态度,要将学生当做合作伙伴,因为“你把他当作什么,他就是什么”,另外,企业要有一定的贡献度,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他们学生克服思想不稳定、了解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参会的校企代表在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天立泰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走廊、职能教育、生态教育等相关产品展示区。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的介绍,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情况、产品销售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