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遗保护与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实践美育浸润计划,探索职业教育赋能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路径。4月25日,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安徽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解平,安徽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兴德,安徽省文联原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吴雪,安徽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非遗研究专家樊嘉禄,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副会长韦大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盛鹏,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锋等有关领导,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暨各专业委员会领导,高职院校代表,中职院校代表,媒体嘉宾,企业嘉宾等16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
解平表示,艺术进校园可以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林兴德宣读了《关于成立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协会聘任樊嘉禄、吴雪任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荆明、蔡正兰为副主任,汪鸿阳为秘书长,胡彩红为执行秘书长。
樊嘉禄作大会主旨报告。报告指出,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专业教育,根本上讲是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美育。非遗教育既包括非遗专业教育和“非遗+”与文旅等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专业教育,事关文化传承根本任务和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专委会成立后,一定要贯彻落实协会的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做好全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战线的美育和文化传承利用工作。
解平、林兴德、吴雪、樊嘉禄携手,为“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业委员会”揭牌。解平、林兴德为专业委员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颁发聘书。樊嘉禄、吴雪为副秘书长陈贤扣、陆子易及秘书处工作人员颁发聘书。
成立大会还组织了部分高职院校与地市文化馆的校地合作签约,涡阳县文化馆、潜山市文化馆、当涂县文化馆、无为县文化馆、萧县文化馆、舒城县文化馆、望江县文化馆、界首市文化馆、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凤台县文化馆等多家省级非遗保护单位代表,与专委会部分会员单位、院校代表共同签署“后备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协议”;校校联盟签约,安徽艺术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蒙城县职业教育中心、天长市工业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广德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皖北经济技术学校、霍山职业学校、安徽省行知中学等多所院校代表签署《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备忘录》;非遗进校园合作签约,安徽科教公益基金会与专委会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吴雪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委会成立后,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提高认识,增强责任。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对职成教的艺术与非遗教育的认识,不断提升做好专委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清思路,抓好落实。做好专委会的工作,重点在抓好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取得职教和文化各单位的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委会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不辜负省职成教协会和全省广大职教人的希望,为安徽职教的艺术与非遗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艺术与非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徽风皖韵的传承之路再添一盏明灯。愿我们以匠心守艺,以情怀传薪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携手推动艺术、非遗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让非遗之光照耀职教之路,为安徽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转自:安徽省教育厅)